已截稿
截稿时间:2023-11-25
有关肖像权及著作权 (1)参赛者须拥有所投稿作品的所有著作权并获得参赛作品中所包含人物的肖像权使用许可和其它必要的授权许可,同时须保证上传的作品不侵犯任何第三人的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商标权、商号权等其他合法权益,保证组织方不因公布和使用参赛作品而被任何第三方主张侵权、索赔等,否则由参赛者承担所有侵权赔偿等法律责任,组织方有权立即取消参赛者参赛资格和获奖资格,如奖励已发放,组织方有权要求参赛者退回所有奖励,给组织方造成损失的参赛者还应赔偿组织方的全部损失。 (2)任何人发现本次比赛参赛作品有侵权嫌疑,请及时与本届摄影比赛的组织方联系。同时,组织方一经接到包括有关作品肖像权、著作权等相关投诉的,或者发现投稿作品中包含前条规定之违反内容时,将立即删除相关作品并把相关投诉转送至上传人(即参赛者),由参赛者自行解决相关投诉并承担费用。 (3)参赛者应保证对其所投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参赛者同意组织方在中国大陆境内于本大赛的相关活动和组织方新闻发布会、官方线上社交平台等其他组织方举办的相关线上线下活动中公布和免费使用参赛作品、作者姓名和其他必要信息。并同意组织方在公布和使用参赛作品前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编辑和剪辑,且组织方无须就此类修改、编辑和剪辑通知参赛者。相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大赛及宣传活动、获奖公告、作品集、作品展、颁奖礼以及大赛广告等。参赛者同意组织方在本规程所涉网站及展示、公示或发布参赛作品、作者姓名和其他必要信息时不受上述地区、用途、时间限制。所有参赛作品和资料由大赛组委会处理,不予寄发收据。恕不退稿。 其他细则 (1)参赛者只限于年满18周岁合法公民。 (2)参赛者填报信息和提交参赛作品之行为,应视为该参赛者充分理解本规则之内容,并承诺接受本规则约束. (3)参赛作品须为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不得提交参赛者曾在组织方以往举办的各种摄影比赛的获奖作品或其他国际摄影赛事、国内顶级摄影赛事获取过优秀奖以上的获奖作品。(*判定其他赛事级别以本大赛评委团决定为准;)抄袭、拷贝、仿冒及合成或疑似合成的作品均属不符合活动规则要求范畴,评审后如被检举参赛作品属于上述不符合规则之列的,经组织方查证属实,取消获奖资格,取消之奖项不再替补。如已领取奖项者,组织方有权追回奖项。 (4)所有参赛者上传的作品和文字不得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以及道德标准之内容,不得上传含有色情、暴力以及出现灾难、血腥等等不健康内容的照片和文字,一经发现,组织方将立即删除不予上传并有权提交公安机关处理。网络在线提交参赛作品后,工作人员将初步审核作品,符合本规程的作品将显示于赛事活动平台的作品展示页中,与本次大赛无关或者不符合规程要求的作品将被删除。 (5)参赛者和送选机构如违反比赛规则,作品不予参赛。评选后发现问题,组织方将取消其所获奖项。评委会对违规作品有权取消参赛资格,而毋需给予解释。如有争议,以评委会的最后决定为准。颁发奖品与否由评委评定,评委会的决定视为最终决定。如有特殊情况,组委会有权更改比赛规则而毋需给予事先通知。 (6)组织方对本次比赛参赛者提交的个人信息将仅在处理本比赛及相关活动的必要范围内使用。除法律要求的情形外,组织方在没有取得参赛者同意的前提下,不会向第三人公开提供相关个人信息。本次大赛网站注册信息中,参赛者确认同意接收组织方发送的本比赛及相关活动信息的,组织方将向参赛者注册的联系方式中发送上述信息。请参赛者确认填写的手机号码及邮箱信息等准确无误,大赛公示结束后将电话通知获奖者,获奖者需在组织方规定时限内提供与参赛信息一致的身份证作为领奖证明。
已截稿
截稿时间:2023-11-20
2023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五周年。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把握长三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宣传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营商环境、对外开放等方面的突出优势,认真总结展示五年来取得的积极成效,提振社会信心、凝聚发展合力,鼓励广大摄影人以独特的摄影语言展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五年来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创作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特开展主题为“高质量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五周年摄影大赛。 一、组织单位 指导单位: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 长三角文艺发展联盟 主办单位:长三角摄影发展联盟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 江苏省摄影家协会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 安徽省摄影家协会 协办单位:建信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二、征集范围 参赛作品要能展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和亮点成效或者展现市民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体围绕区域协调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保共治、公共服务便利共享、高水平协同开放等内容(详见文末)。 三、征稿时间:即日起至11月20日 四、征稿方式:网络投稿 网络投稿链接通道:http://match.photo233.com/75 (复制网址链接用浏览器打开) 识别二维码进入大赛专用投稿平台 进入投稿专区根据页面提示,注册、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并提交作品。 五、投稿须知 图片类: 1、参赛作品必须取材于长三角地区,投稿作品可以是单幅照片,也可以是组照,组照作品4—8幅为1件,不可重复投稿。彩色和黑白均可,创作器材限相机、航拍作品。投稿图片为JPEG格式,单幅文件不小于5MB或长边不小于3000像素。 2、作品必须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除可以对原始影像画面进行剪裁外,不得对画面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彩色照片可以整体转变为黑白照片,但不可对色彩进行局部转变;可以对影调和色彩等进行适度调整,以不违背拍摄对象客观属性为准;一律不得加入边框、水纹、签名等修饰。谢绝提供改变原始影像、数码创意合成以及AI合成的作品。 3、所有投稿须注明拍摄时间、地点、图片说明(100字内)以及作者姓名及联系方式。作品题材符合展览主题,文字叙述清晰明了。 4、投稿作品请保留拍摄原始数据,如主办方需提供原始文件,投稿人须配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符合要求的文件数据,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短视频类: 1、短视频拍摄手法不限,画面连贯、内容完整;素材中,使用的照片或视频均由作者原创。 2、作品时长不短于1分30秒,最长不超过5分钟。 3、视频拍摄工具不限,手机、相机均可,要求以高清格式(建议1920*1080,MP4格式文件)横屏拍摄,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B。 4、为保持画面质量,建议采用三脚架、手机稳定器等拍摄。 5、后期配音、配乐等素材使用须有合法使用权,不得侵权。 六、奖项设置 金质收藏 4名 稿酬3000元 获上海摄协入会积分3分; 银质收藏 8名 稿酬1000元 获上海摄协入会积分3分; 铜质收藏 15名 稿酬800元 获上海摄协入会积分3分; 优秀作品 60名 获上海摄协入会积分2分。 注:苏浙皖三省摄协入会积分,参照各省摄协之规定获得相应入会申请积分。 七、注意事项 1、参与投稿的个人创作作品,必须是投稿者本人独立完成的作品,投稿者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凡因稿件或投稿行为所产生的责任均由投稿者自行承担,与主办方无关。 2、主办方有权在展览、刊登、网站展示、出版画册(刊)等相关公益宣传中长期有效使用,不另付稿酬。征稿期间,用于宣传和展示的作品,不代表最终入选结果。 3、投稿者凡存在著作异议问题,以及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等不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主办单位有权取消其获奖资格。 4、获奖作者将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个人所得税自行缴纳)。 5、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八、征集范围 详细说明 主题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体现长三角重点区域的建设成果。例如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G60科创走廊、“一地六县”长三角产业合作区、苏皖合作示范区、虹桥-昆山-相城、江宁-博望、顶山-汊河、浦口-南谯、金山-平湖等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沪苏浙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田园五镇”乡村振兴先行区等场景,上海大都市圈及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圈建设成果等。 主题二:协同创新产业体系 体现长三角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和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成效。例如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张江和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中新苏滁高新区、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等跨省市产业园区场景,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长三角科技创新券通用等应用场景,长三角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产业链合作有关场景,长三角科技成果交易博览会、长三角国际创新挑战赛、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活动赛事(往期赛事、展会、活动等摄影素材可采用留存照片参赛,仅限本人拍摄,下同)等。 主题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体现长三角基础设施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的成果。例如沪苏湖铁路、沪通铁路二期、沪宁沿江高铁、沪渝蓉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通苏嘉甬铁路、宁马城际、嘉闵线(含北延伸)、洋山港、宁波舟山港、太仓港、连云港港、浦东国际机场四期、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浙沪天然气联络线、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苏皖天然气管道、上海LNG站线扩建、白鹤滩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申能淮北平山电厂二期、浙江长龙山、安徽绩溪抽水蓄能电站、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吴淞江整治等交通、能源、水利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场景,沪苏(州)“双11”轨道交通无缝对接等跨省市轨道交通衔接运行场景,省际断头路打通及毗邻公交常态化运行场景,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长三角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等运行场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据中心集群、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场景,中国商飞、宝信、外高桥、国电南瑞等“5G+工业互联网”融合示范应用场景等。 主题四: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体现长三角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例如联合开展长江“十年禁渔”、太湖、巢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环太湖城乡有机废弃物处理利用、移动源污染协同治理、垃圾分类等场景,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成效场景,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生态廊道以及宁杭生态经济带、皖西大别山区、皖南-浙西-浙南绿色生态屏障等建设场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场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绿色创新发展有关场景等。 主题五: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体现长三角高品质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的成效。例如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轨道交通“一码通行”、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长三角联合应急演练等场景,环太湖、杭黄、浙皖闽赣等生态文旅廊道或协作区场景,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等教育联动有关场景,杭州亚运会、长三角体育节、“桨下江南”水上马拉松赛、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等活动展会等。 主题六:更高水平协同开放 体现长三角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果。例如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自贸区等场景,长三角口岸通关一体化、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中欧班列、“满意消费长三角”等主题场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等重大展会,“五五购物节”“苏新消费”“浙里来消费”“品质生活·徽动消费”等促消费活动场景,上海科创板、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长三角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平台等运行场景等。
已截稿
截稿时间:2023-11-14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鼓励人民群众以摄影为媒介讲好身边故事、讲好家乡故事,展现新时代各行各业昂扬向上的精神气质,表达校友们对生活、事业、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将举办2023年全国校友作品大展。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于1984年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创办,三十九年,桃李芬芳。2023年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全国校友作品大展,以促进摄影文化发展、为学员提供展示平台为宗旨。本次大展设上海分展区,诚邀2016年以后(含2016年)参加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学习的上海校友踊跃参与。 上海分展区 活动主办 北京摄影函授学院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 截稿时间:2023年11月10日 征稿主题 1.家乡故事:社区建设、乡村振兴、美丽乡愁 2.文物风华:文物、革命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3.身边风景:身边人、身边事、身边景 4.视频:题材不限 征稿方式 网络投稿 网络投稿链接通道:http://match.photo233.com/74 (复制网址链接用浏览器打开)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投稿专区 进入投稿专区根据页面提示,注册、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并提交作品。 投稿需要填写作品名、作者姓名、性别、地区、函授期数、手机号、电子邮箱、身份证号、投稿主题、作品阐述(100字以内,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或背景说明、创作思路等)等信息。 投稿细则 1.征稿对象:2016年以后(含2016年)参加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学习(以及北京摄影函授学院承办的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工作坊、少数民族摄影人才培养工程培训班、中青年摄影人才库培训班、春风计划培训班等)的上海学员。 2.单幅、组照不限,黑白、彩色不限。每幅/组摄影作品为“1件”。每件组照摄影作品限4-10幅。 3.同一投稿者可投送不同类别。同一件作品不得重复投送不同类别。每位投稿者投送总件数不得超过10件(含10件)。 4.每幅摄影作品影像规格3-5MB,长边不小于3000PX,JPG格式,不得采用添加边框等形式对电子照片进行变相装裱,不得添加水印。 5.短视频作品:时长限5分钟以内(含5分钟),超过5分钟不予评审;主创人员不得超过4人;采用MPEG4格式,720P;大小不超过500MB。 6.投稿者需保留原始影像数据,以便作品入选后统一调用。请得到通知的投稿者务必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作品的原始影像数据,未按期送达的,将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7.投稿者应保证本人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对该作品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任何权利。 投稿者如使用他人影像素材创作,须在投稿时附带使用情况、素材来源、授权情况的书面说明,未事先提交书面说明的,视为不符合本规定。 凡上述保证落空导致相关纠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应由投稿者本人承担;主办单位因此受到损害的,有权追究投稿者的法律责任。 8.不接受已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举办的历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国际摄影艺术展览、全国青年摄影大展、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全国校友作品大展中获奖或入选的作品。 特别声明:对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可能严重误导公众认知、具有欺诈性质等一切违反法律、道德、公共秩序或善良风俗等情形),一经发现将取消入选资格。主办单位将根据违规情节,给予取消其参评及入选资格、两年以上直至终身禁止参加北京摄影函授学院主办的展览影赛的处罚。 奖项设置 上海分展区 将评选出优秀作品 100件(每位作者至多入展2件),每件作品获上海市摄协入会积分1分; 此100件优秀作品,将直接推荐进入全国大展终评。 其他说明 1.主办方有权在与本次大展相关的事项中,以复制、展览、出版、网络传播等方式使用入选作品,并可不支付报酬。 2.凡投稿者,即视为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对于不符合本征稿启事规定的作品,不予评选;已经评选的,将予取消。 3.主办方对本征稿启事拥有最终解释权。 联系方式 2023年北京摄影函授学院全国校友作品大展 上海分展赛区 联系人:马老师 联系电话:021-62484702*15
已截稿
截稿时间:2023-12-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调动广大摄影爱好者参与拍摄“健康中国在行动”的积极性,如实反映“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发展理念,展示人民健康至上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特征,由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小康》杂志社共同主办“2023首届健康中国在行动摄影创作大赛”,旨在吸引广大摄影爱好者参与到这个伟大的历史时代中,用镜头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上海市摄影家协会 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 《小康》杂志社 承办单位: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影视中心 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摄影俱乐部 协办单位:上海羿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联讯广播电视科技有限公司 二、征稿主题 本次大赛面向全国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和广大市民,征集能够体现关爱老人,市民在文化艺术氛围和美好生态环境中幸福生活的快乐瞬间,展示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作品要求 1、投稿图片应为jpg格式,单幅作品长边不小于3000像素或图片大小限2~5M; 2、投稿作品和题材符合主题,须注明拍摄时间、地点、图片说明(100字以内),文字叙述清晰明了; 3、摄影作品黑白、彩色均可,投稿数量限10件,组照作品4-8幅为1件作品,不可重复投稿,对所用拍摄器材不作限制; 4、投稿作品须由作者本人原创并拥有完整著作权,严禁使用、冒用、盗用他人作品投稿,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5、投稿即表示作者同意将该作品的使用权授予主办方。使用权包括在展览、网络、报刊、光盘、画册、视频,及活动相关的其他非盈利性项目中使用,不另付稿酬。征稿期间,用于宣传和展示的作品,不代表最终入选结果。所有投稿作品不得在画面上打水印,否则作为弃权处理。 6、投稿者需保留原始影像数据,以便作品入选后统一调用。请得到通知的投稿者务必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作品的原始影像数据,未按期送达的,将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7、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 四、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3年12月20日 五、投稿方式:网络投稿 网络投稿链接通道:http://match.photo233.com/73 (复制网址链接用浏览器打开) 识别二维码进入大赛专用投稿平台 进入投稿专区根据页面提示,注册、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并提交作品。 六、奖项设置 优秀作品10件,每件补贴费用1000元或价值同等奖品,获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入会积分2分; 入围作品70件,每件补贴费用200元或价值同等奖品,获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入会积分1分; 所以获奖作品均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已截稿
截稿时间:2023-11-20
作为中国和上海独具影响力的雕塑艺术盛会,第七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JISP”) 以“空间进化”为主题,于2023年9月20日至12月31日在静安雕塑公园举办。 展览期间,由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组委会办公室、上海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主办第七届“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摄影大赛,其意义在于:积极响应“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以及“公园城市建设”目标要求,让更多市民参与到雕塑艺术文化活动中,通过摄影人的镜头记录美好瞬间,提升国际雕塑展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通过摄影作品与雕塑品的融合呈现,实现艺术之间的创新融合,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共同见证“国际静安”的全方位蜕变。 主办单位:中国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组委会办公室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 承办单位:静安区绿化管理中心 静安雕塑公园 一、创作内容 创作主线:以雕塑展为平台,结合本届展览主题“空间进化”和“24小时开放公园美术馆”这一全新城市形象名片,在展期的各个时段,举办多场大型互动艺术活动,让民众近距离了解和记录“公共艺术的真相”,用自己的视角和镜头去解读这些杰作,让艺术与大众的生活互融,给大众提供更多的读懂公共艺术、感知公共艺术的方式。 拍摄内容:静安雕塑公园及9处延伸展点位:大宁久光中心、国泰君安绿地、彭浦新村、上海苏河湾万象天地(苏河湾中央绿地)、三泉公园、市西中学、镇宁菜市、中信泰富广场、张园等雕塑艺术作品及相关活动场景。 二、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 - 2023年11月20日 投稿方式 摄协链接通道:http://match.photo233.com:8000/72 (复制网址链接用浏览器打开,进入投稿区) 识别上图二维码进入投稿专区根据页面提示,注册、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并提交作品。 三、投稿须知 1、投稿作品需有本届展览相关元素,符合大赛主题,反映正能量; 2、创作器材限相机、航拍作品,投稿图片应为jpg格式,单幅作品长边不小于3000像素或图片大小限2~5M; 3、本次创作征集活动,每位作者限投8件作品,且每件作品拍摄点不可重复。投稿作品可以是单幅照片,也可以是组照,组照作品4—8幅为1件,不可重复投稿; 4、投稿作品须注明拍摄时间、地点、图片说明(100字内),作品题材符合展览主题,文字叙述清晰明了; 5、投稿作品除构图剪裁外不得对原始画面的影像内容进行增加或删减,后期制作调整须适度,以不违背拍摄对象客观真实属性为原则,不接收经电脑软件合成的作品; 6、投稿作品须由作者本人原创并拥有完整著作权,实名制投稿,有关肖像权、名誉权等法律问题,请作者自行解决并承担责任; 7、作品投稿即表示作者同意授权投稿作品的使用权给主办方,使用权包括在展览、网络、报刊、杂志、光盘、画册、视频等以及与活动相关的其他公益性用途中使用,不另付稿酬。 8、投稿者需保留原始影像数据,以便作品入选后统一调用。请得到通知的投稿者务必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相关作品的原始影像数据,未按期送达的,将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四、奖项设置 一等奖2件,创作奖励5000元/件; 二等奖5件,创作奖励2000元/件 三等奖6件,创作奖励1000元/件; 优秀奖50件,创作奖励200元/件; 名次奖获上海摄协入会积分2分,优秀奖获上海摄协入会积分1分;所有获奖作品(不含入选网上展厅作品)均由主办单位颁发证书。 静安雕塑公园点位图 延伸展区点位图